You are here
文學作品/Cultural
Submitted by editor on 22 March 2016 - 8:51am
每個人書寫自己的歷史,好歹都得面對;每個人都是歷史的碎片,早遲都得較真。杜絕造假,人人有責。這裡,我要特別講一下本書第三十一章“這女人是公安局派來的特務”中,一位“陌生人”為了說服我懸崖勒馬避免“二進宮”,他和盤托出蔣忠梅的真實身份。三十八年過去,我不再年輕,必須在有生之年說出這位“陌生人”究竟是誰——蔣忠泉。蔣忠梅的親弟弟,一位難得的忠勇之士,彰顯着中國人不死的仁義道德精神。
Submitted by editor on 15 March 2016 - 8:42am
每個人書寫自己的歷史,好歹都得面對;每個人都是歷史的碎片,早遲都得較真。杜絕造假,人人有責。這裡,我要特別講一下本書第三十一章“這女人是公安局派來的特務”中,一位“陌生人”為了說服我懸崖勒馬避免“二進宮”,他和盤托出蔣忠梅的真實身份。三十八年過去,我不再年輕,必須在有生之年說出這位“陌生人”究竟是誰——蔣忠泉。蔣忠梅的親弟弟,一位難得的忠勇之士,彰顯着中國人不死的仁義道德精神。
Submitted by editor on 7 March 2016 - 1:03pm
黑牆內,父親13年、女兒10年,他倆倖存。其他囚徒呢?
黑牆外,母親和四個弟弟,他們倖存了嗎?
Submitted by editor on 20 November 2015 - 11:09am
時間︰一九七零年六月上旬,一個春夏交接涼爽的清晨。
地點︰重慶,四川省第二監獄,女犯三中隊。不等女看管隊長重重的開門聲和“起來了”的吼叫聲傳進監房,女犯們早已悄悄起來,不吭聲不出氣地忙著什麼了。要是平時,我會生氣地喊︰“政府都寬大我們多睡一陣,你幾個鬧啥仔?”可是今天,沒人在這個時候真正睡得著了。
Submitted by editor on 4 June 2013 - 10:24am
我拿到任何一本書----無論作者是否名家----的基本反應是:先讀一至兩頁,它若抓不住我,我就放下;它若抓得住我,我就讀下去;它若緊緊地抓住了我,我就要一口氣讀下去。齊家貞的《黑墻裏的幸存者》無疑屬於最後一種,當你接下來落眼本書正文時,當知我所言非虛。
Pages
Copyright © 2025, The Qi's Cultural Foundation 齊氏文化基金會.
Designed by Devsa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