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第九届推動中國進步獎 公告 2016年8月2日紐約
Submitted by editor on 3 March 2017 - 5:54pm第九屆推動中國進步獎評選人:齊家貞,于大海,胡平、薛偉。
8月2日在紐約舉行的頒獎典禮由齊氏文化基金會主辦,北京之春協辦。
獲獎人:高智晟律師及他的新書《2017,起來中國》。頒發獎牌一個,獎金4000美元,由女兒耿格代父受獎,並宣讀獲獎感言。
頒獎典禮主持人,于大海。
第九屆推動中國進步獎評選人:齊家貞,于大海,胡平、薛偉。
8月2日在紐約舉行的頒獎典禮由齊氏文化基金會主辦,北京之春協辦。
獲獎人:高智晟律師及他的新書《2017,起來中國》。頒發獎牌一個,獎金4000美元,由女兒耿格代父受獎,並宣讀獲獎感言。
頒獎典禮主持人,于大海。
每個人書寫自己的歷史,好歹都得面對;每個人都是歷史的碎片,早遲都得較真。杜絕造假,人人有責。這裡,我要特別講一下本書第三十一章“這女人是公安局派來的特務”中,一位“陌生人”為了說服我懸崖勒馬避免“二進宮”,他和盤托出蔣忠梅的真實身份。三十八年過去,我不再年輕,必須在有生之年說出這位“陌生人”究竟是誰——蔣忠泉。蔣忠梅的親弟弟,一位難得的忠勇之士,彰顯着中國人不死的仁義道德精神。
跟往常一樣,齊家貞發現不了自己的天才本事,她的第一部長篇紀實小說(《自由神的眼淚----父女兩代囚徒的真實故事》)出來後,她渾然不知其文學成就和社會價值,直到專業寫手和業余寫手們齊聲喝采,她才一塊石頭落了地。說“一塊石頭落了地”而不是說“興高采烈”是因為她並不希圖被寫手們所認同的文字榮譽,她渴望的、孜孜以求的是這段淹沒消逝的歷史被讀者們重新知曉,她特別看重“寫什麽?”殊不知她的文字天賦卻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經意地自然流露出來了。這本《藍太陽---- 一個女人在澳大利亞重生》是同樣的情形,齊家貞寫完了不知道它受不受用於讀者,心裏的石頭又懸了起來,於是我立馬給她追了一個電話去,說:“你這本書已經把我太太征服了。”
齊尊周(1912-1998),中國廣東海南文昌人。身陷囹圄二十三年,大半輩子顛沛,為國家民主富强克勤克儉,盡心盡責。
基金會的宗旨是:“中國很大,我們很小;但我們心齊,願意為中國的進步做一點事情”。
基金會每年頒發“推動中國進步獎”,獎勵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個人(或組織)為改善中國的民主、自由與人權做出的積極貢獻。
奖金 $5000 澳币。
我從小在台灣中部長大、在台北讀書,現在定居台南,整個台灣我都住過、走過。
昨天,在齊大姐的新書發表會上,我們聽到了很多恍如隔世的故事:因為選擇住在中國而受到苦難、因為選擇住在台灣得到滋養。我過去不太理解台灣,像我這樣一個不受羈絆、沒有任何顧慮,不太重視書本知識的人,一個醫學院的學生,讀完醫學院不去當醫生,而去當記者,一路當記者下來,開始發現台灣有好多自然生態環境、生活環境被破壞,就寫東西揭露,竟然也沒被抓去關。真的很順利。
老實說我不是非常認真在做很多事情,可是,卻得到非常多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