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地上的原住民梦想
据说澳大利亚原住民是在最后一次冰河世纪时,亦即距今至少50,000年前从东南亚乘船抵达此地。当欧洲人发现大洋洲并开始在此定居时,已有100多万原住民在这里生活,以打猎和采集为生。他们分为300多个部落,共有250种语言及700种方言。每个部落都与一块特定的土地有着精神层面的连接,但是,他们并不是定居在一处地方,而是四处行走与其他部落交换物品、寻找水源与食物、参加仪式与图腾聚会。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 沙漠内陆、热带雨林和雪山高原 — 所有原住民在这片永恒的、神秘的梦幻时光领域里分享同一个信念。根据原住民神话,图腾精神祖先们早在梦幻时光的创世时期就创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精神祖先们仍在继续通过的各个方面将自然现象、过去、现在及将来连接在一起。
英国罪犯的到来
17世纪一些欧洲探险家航海来到了澳大利亚海岸,并将之称为新荷兰(New Holland)。但是直到1770年,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才航行至东海岸,宣称这里为英属殖民地。新殖民地用作罪犯流放地,1788年1月26日,由11艘船组成的“第一舰队”(First Fleet)运载着1500人(其中一半是罪犯)抵达悉尼海港(Sydney Harbour)。罪犯运输于1868年终止,此时已有 160,000 余名男女罪犯来到澳大利亚。
当自由居民于1790年代早期迁居此地时,罪犯们的生活十分艰辛困苦。男性人数以五比一的比率超过女性,因而后者一直生活在性虐待的威胁下,而再次犯事的男性罪犯也会受到残酷的鞭打,甚至会因为偷窃之类的小罪而被判处绞刑。另一方面,因新居民的迁入而流离失所的原住民更是苦不堪言。土地被强占、外来病毒引起的疾病与死亡都在破坏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俗。
新开垦者“横扫”整个大洲
1820年代,士兵、军官以及重获自由的罪犯将他们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土地变成了欣欣向荣的农场。听闻澳大利亚有廉价的土地和许多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具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纷纷从英国乘船赶来。定居者或“ 新开垦地的定居者”开始一步步深入原住民领地为他们饲养的牲畜寻找水源和牧草,他们通常随身带着枪。
1825年,一群士兵与罪犯在尤格拉族(Yuggera)的领地上定居生活,邻近今日的。1829年,英国绅士们定居。1835年,新开垦地的定居者航行至菲利普湾港(Port Phillip Bay),选择在生活。同时,一家自诩与罪犯毫无瓜葛的英国私人公司在南澳大利亚州的成立。
淘金热带来了财富、移民以及叛乱
1851年当人们在与中部发现黄金时,吸引了来自殖民地的数千名年轻男子与一些敢于冒险的年轻女子。同时前来的还有成船的中国矿工和一大批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各色人物,包括娱乐表演者、酒店老板、非法卖酒者、妓女和江湖骗子。在维多利亚州,英国统治者试图强制建立秩序,所以出台了月度许可证及高压政策,然而,这直接导致了1854年著名的尤利卡栅栏事件(Eureka stockade),一场血腥的反独裁主义斗争。虽然上的冲突不断,但是黄金和羊毛所创造的财富仍然为墨尔本和带来了巨额投资,到1880年代她们就已是时髦的国际都市。
澳大利亚建国
1901年1月1日签署的一份单独宪法宣布澳大利亚的六个州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邦国家。今天,澳大利亚的人口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
澳大利亚的战争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澳大利亚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1914年全国男性人口不到3百万,然而却有将近40万男性自愿参战,最后造成大约6万人死亡,数十万伤残的惨痛结果。为了平复战争创伤,1920年代这里开始风行新汽车与电影院、美国爵士与电影以及对大英帝国的崇拜。随着1929年大萧条的打击,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进一步分裂开来,许多澳大利亚金融机构都倒闭了。这时运动成为了举国上下的娱乐活动,运动英雄,如赛马菲尔·莱普(Phar Lap)和板球队员唐纳德·布莱德曼(Donald Bradman)获得了宛如神祇般的地位。
二战期间,澳大利亚军队为同盟军在欧洲、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经历了二战的那代澳大利亚人由此为祖国的能力而深感自豪。
新移民适逢战后繁荣
1945年战争结束后,千千万万的欧洲与中东移民来到澳大利亚,投身于战后兴盛起来的制造业。许多战时在工厂做工的女性在和平年代仍继续工作。
澳大利亚的经济在195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开动了重要的国家建设工程,如,附近的雪山水力发电工程(Snowy Mountains Hydroelectric Scheme)。国际需求也拉动了澳大利亚的出口业务,包括金属、羊毛、肉类和小麦的出口,此时澳大利亚的市郊也繁荣起来。1947年的自置居所率仅为40%,而到1960年代就已飞快增长至70%以上。
澳大利亚政策放宽
正如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澳大利亚也接受了1960年代的社会变革氛围的洗礼。澳大利亚的民族多样化、逐渐摆脱对英国的依赖、全民反越战都造成了政治、经济及社会风貌的改变。1967年,澳大利亚人在一次国民公投中以压倒性的赞成票数同意联邦政府为澳大利亚原住民制定法律并将他们纳入未来的人口普查中。这一结果将由原住民和澳大利亚白人发起的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1972年,由律师出身的理想主义领袖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领导的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r Party)当选执政,结束了战后自由党和乡村党联合统治(Liberal and Country Party coalition)的局面。接下来的3年里,新政府结束了征兵制、废除了大学费用、引进了免费的全民医疗保健,此外,还废除了白澳政策,引进了多元文化论、自由离婚制度和男女同工同酬制度。但是,1975年,澳大利亚总督以通货膨胀和丑闻为由解散了该政府。在随后的大选中,工党遭遇惨败,自由-国家党联合执政至1983年。
1970年代以后
1983至1996年间,霍克–基廷工党(Hawke–Keating Labor)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解除对银行系统的管制、澳元实行浮动汇率制。1996年,由约翰·霍华德(John Howard)领导的联合政府在大选中获胜,并分别在1998、2001及2004年重新当选。自由党–国家党联合政府颁布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税收与劳资关系制度的变革。 2007年,由陆克文(Kevin Rudd)领导的工党当选执政,提出了关于改革澳大利亚的劳资关系制度、气候变化政策以及医疗保健与教育部门的议程。